生產玻璃 纖維(下稱“玻纖”)的云天化公告稱,公司控股子公司——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(下稱“重慶國際”)擬出資5950萬美元,從國際玻纖巨頭歐文斯康寧手中,收購位于巴西的卡比瓦里玻璃纖維有限公司(下稱“卡比瓦里公司”)100%的股權。
而就在昨日,歐文斯康寧表示,其在中國的第四個玻纖生產基地(杭州余杭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工廠)正式啟用。在玻纖行業(yè)景氣度提升的情況下,中外企業(yè)都選擇了擴產,以搶奪市場份額。
中企“走出去”外企“走進來”
玻纖為一種非金屬材料,主要用于風電、汽車、建材 及交通等行業(yè),全球總需求量為每年500萬噸左右。
云天化表示,新收購的巴西卡比瓦里公司凈資產為5099萬美元,2009年實現營收4088萬美元,凈利潤135萬美元。
云天化2010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,公司玻纖業(yè)務的主營利潤為4億元左右,因而這次收購對云天化現有業(yè)績的影響有限。不過,云天化認為,收購這家巴西公司,可以有效抵御國際貿易保護的威脅,為占領巴西乃至南美市場搶得先機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前歐洲、印度等地都對來自于中國的玻纖產品發(fā)起過反傾銷調查。國內另一家玻纖生產企業(yè)——中國玻纖也表示,面對國際市場的貿易壁壘,公司將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和實施國際化戰(zhàn)略,加大開發(fā)南美、北非、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力度,并且籌備境外生產線建設,分散貿易壁壘風險,增加收益。
中國玻纖一位高層指出:“云天化的上述收購,對于鞏固中國企業(yè)在全球范圍的領先地位有促進作用。”
不過,全球最大的玻纖企業(yè)歐文斯康寧轉讓其巴西企業(yè)股權的同時,昨日在中國建立了一個新的生產基地。此前,其在常州、北京、杭州投建了3個基地,“余杭的工廠將是我們單項投資最大的,約為1億美元。”該公司復合材料事業(yè)部副總裁兼亞太區(qū)董事總經理SK.HAN說。
爭奪全球老大
歐文斯康寧復合材料事業(yè)部業(yè)務集團總裁Arnaud Genis預計,數年內,以玻纖為主要原材料的復合材料市場,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速。
分析師梁先生指出,以前歐文斯康寧對于擴產較謹慎,但在玻纖需求提升的境況下,其必須要穩(wěn)固自己的市場領導者地位,否則將被中國公司超越。
他表示,玻纖行業(yè)壟斷性極強,歐文斯康寧、中國玻纖、云天化、泰山玻纖及PPG五大企業(yè)占據了全球70%多的市場份額,其中歐文斯康寧和中國玻纖的市場占有率已不相上下。前者產能約100萬噸,而中國玻纖一位高層表示,公司產能在92萬到93萬噸之間。“此外,云天化下屬的重慶國際有50萬噸的產能。”梁先生說。
在國際市場上,外資公司的日子并不好過。
去年12月23日,歐盟對來自中國玻纖產品的反傾銷調查終裁顯示,對中國玻纖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團的相關產品征收13.8%的反傾銷稅,比去年9月底初裁的43.6%臨時反傾銷稅率大幅下調。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周煥曾指出,反傾銷稅率的降低,會使中國玻纖出口歐盟的產品價格有所上漲,其中長期出口銷量下降的擔憂,也有望被化解。
前述分析師梁先生指出,目前歐洲地區(qū)的銷售額可能占中國玻纖全部銷售額的5%到7%(歐盟地區(qū)現有年產能約為80萬噸,而需求超過110萬噸),“中國玻纖現有的開工率估計在100%左右,而歐文斯康寧在中國的整體產能及開工率可能低于中國玻纖。由于汽車、風電等行業(yè)高速發(fā)展,目前全球50%的玻纖需求集中于中國(需求量約200萬噸,產能則在150萬噸左右)。隨著中外企業(yè)擴產步伐的加快,到2013年中國的需求可能會低于產能。所以外資公司必須要擴產,以便盡快提升銷售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