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關閉
  • "掃描二維碼,關注協會動態(tài)"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行業(yè)資訊 » 行業(yè)資訊 » 正文

24.5%,刷新世界紀錄!

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24-02-26 來源:新華網 瀏覽次數:30

我國科研團隊刷新大面積全鈣鈦礦光伏組件光電轉化效率世界紀錄



       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,該校譚海仁教授課題組研制的大面積全鈣鈦礦光伏組件取得新突破,經國際權威第三方機構測試,其穩(wěn)態(tài)光電轉化效率達24.5%,刷新此類組件的世界紀錄,也為后續(xù)產業(yè)化發(fā)展打下技術基礎。相關論文2月23日發(fā)表在國際學術期刊《科學》上。



       據譚海仁介紹,鈣鈦礦是新型太陽能電池的重點研發(fā)方向之一。和傳統晶硅材料相比,鈣鈦礦光伏組件更輕、更薄,具有可彎曲、半透明等良好特性,應用場景更豐富。近年來,譚海仁課題組一直致力于研究鈣鈦礦,取得小面積電池光電轉化效率28%、大面積疊層組件光電轉化效率21.7%等成果。


     “疊層組件由帶隙不同的子電池堆疊而成,窄帶隙子電池能夠吸收寬帶隙子電池吸收不了的光,理論上,疊層組件的光電轉化效率應該更高,21.7%這個結果顯然不能令人滿意?!闭撐墓餐谝蛔髡?、南京大學2019級直博生高寒告訴記者,實驗室制備的小面積電池只有1平方厘米左右,而真正具有商用價值的是組件,所以必須突破大面積疊層組件的效率關。



      難點在于窄帶隙鈣鈦礦薄膜的生產工藝?!罢瓗垛}鈦礦薄膜的結晶過程太快,不好控制,大面積制備時,會出現薄膜不均勻的問題。而且鈣鈦礦的結晶過程上下不同步,容易導致薄膜的底部產生大量缺陷。”高寒說。

    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譚海仁課題組在前驅體溶液中加入了甘氨酰胺鹽酸鹽,它能夠減緩鈣鈦礦的結晶速率,將薄膜的制備時間延長到原來的10倍左右,并且能自發(fā)誘導修復底部缺陷。

       高寒表示,用這種辦法制造的窄帶隙鈣鈦礦薄膜,與寬帶隙鈣鈦礦薄膜結合后,所形成的疊層組件面積達20.25平方厘米。經過國際權威第三方機構測試,該組件取得24.5%的光電轉化效率,相關數據被國際《太陽能電池效率表》收錄,目前尚無同類組件打破該紀錄。

       譚海仁表示,此次突破為后續(xù)發(fā)展打下了技術基礎,“我們還將不斷嘗試制備面積更大、效率更高的全鈣鈦礦光伏組件,向著產業(yè)化的目標踏實前進?!?/span>


新華網


[ 行業(yè)資訊搜索 ] [ ] [ 告訴好友 ] [ 打印本文 ] [ 關閉窗口 ]


?
Copyright 2007-2025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(yè)玻璃協會,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05037132號-1
電話:010-57159706 傳真:010-88372048 聯系我們:glass@m.ns3779.cn